人物簡介
劉露,女,漢族,四川高縣人,1979年7月出生於高縣文江鎮,2002年畢業於宜賓二師計算機專業,從2002年到2012年一直在高縣幼稚園擔任班主任和幼兒教育一線工作。2013年從高縣幼稚園調入宜賓市市級機關幼稚園,一直從事幼兒教育一線工作。熱愛幼兒教育事業,工作中成績突出,已成為宜賓市市級機關幼稚園幼兒教育骨幹教師,2015年10月,參加市教育局、宜賓市教育科學研究所組織的送教下鄉獲動,向興文縣的120餘名幼教同行講授《從挖水渠看幼兒建構能力的學習與發展》個案,受到興文縣幼兒教育同行的好評;作品《從“挖水渠”看兒童建構能力的發展》2015年5月8日在宜賓日報發表。2014年參加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基礎教育二司、中國教育報、中國學前教育研究會聯合主辦的“傾聽孩子,共同成長”主題徵文活動 ,所撰論文《三次觀察記錄表的誕生與反思》獲二等獎 。
作品選載
從“挖水渠”看兒童建構能力的發展
-------------宜賓市市級機關幼稚園劉露文/圖
幼兒的思維特點是以形象思維為主,應注重引導幼兒通過直接感知、親身體驗和實際操作進行科學學習,不應對幼兒進行知識灌輸和強化訓練。
——《3—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》
關於兒童的學習,我們常常會只盯著講故事、唱歌、繪畫等顯性的東西,然而,有一些學習內容是會對兒童後續的學習產生重要影響,又常常被我們忽略的,比如建構遊戲。我試圖去觀察了解兒童的建構遊戲,從中發現他們的發展規律。因此,我從去年開始跟蹤了班級一群男孩子在幼稚園沙水池自發組織的“挖水渠”遊戲。
2014年9月21日,5個男孩子一起挖水渠,有3人一直用鏟子不停在的挖水渠,2人負責提水,30分鐘左
四次遊戲中,孩子們所挖水渠的形狀從“直線形—曲線形—螺旋形—螺旋分支形”不斷升級,水渠的長度不斷增長。整個歷程中,孩子們所積累的感性經驗將會為他以後在幾何、物理、化學中的理性學習打下基礎。這樣的遊戲常常是男孩子的專利,這也是男孩子在理科學習中比較占優勢的原因。然而,對於大多數不喜歡也不擅長建構遊戲的女孩子,我們又應該給他們提供什麼樣的支持和幫助,讓她們也能在兒童時期的遊戲中積累建構方面的經驗呢?